隨著病情發展,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容易發生摔倒、誤服藥物、走失等意外,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積極識別并干預至關重要。
健忘、反應遲緩是自然衰老?
別錯過“黃金干預期”
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之前,有一個重要的“早期預警階段”,即輕度認知障礙。這一階段,老年人仍能完成穿衣、做飯等基本活動,但在管理財務、規劃行程等復雜事務上會感到力不從心。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黃金干預期”常常被忽視。輕度認知障礙的表現,如健忘、反應遲緩、情緒變化等,容易被誤認為自然衰老的結果,從而錯過科學干預的最佳時機。

研究顯示,在中國,每年有近15%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而一旦確診,目前沒有治愈手段。因此,積極識別并干預輕度認知障礙,是當前已知延緩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學者探索游戲化認知訓練
嘗試用科學方法激活大腦
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尚無特效藥物,非藥物干預手段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認知訓練”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干預措施。
研究表明,大腦具有顯著的“可塑性”,即使在老年階段,神經元之間仍能建立新的連接以補償功能損傷。
基于這一原理,國內外學者開始探索游戲化認知訓練這一創新方法,通過沉浸式場景、互動操作和正向激勵,提升訓練的趣味性和堅持性,激活大腦活力。在一項持續12周的試驗中,數據顯示參與者認知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為相關干預手段提供了初步的科學支持。
“記憶橡皮擦”并非不可阻擋。只有抓住輕度認知障礙這一黃金干預窗口,采用科學的方法激活大腦,才能更好地守護記憶。
專業訓練軟件獲批醫療器械注冊證
數字療法開辟新路徑
“騰訊腦力鍛煉”正是基于這一原理開發的游戲化科學“練腦”工具。它將認知訓練嵌入模擬做飯、背詩詞、整理家務、聽音樂等熟悉的生活場景,借助圖像、聲音、交互和獎勵機制,讓老年人在愉悅氛圍中完成訓練,系統化訓練學習和記憶、復雜的注意、執行功能、知覺運動、語言和社會認知等大腦核心六大能力。
今年5月,這款認知功能訓練軟件獲批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后,該軟件將進入臨床應用,在醫生進行臨床診斷、開具處方后,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可以通過該軟件開展游戲化認知訓練,以非藥物手段改善認知功能。
未來,以游戲化設計為核心的數字療法,有望成為認知訓練的重要補充,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增添一道全新的防線。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