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通報
2025年一季度,定西市委網信辦以“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整治“丑化城市形象”“抹黑脫貧攻堅成果”“傳播網絡三俗”等突出問題,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3月底,全市共清理處置違法違規信息2391條,依法注銷網站ICP備案55家,約談處罰違法違規網絡主播24人,有效凈化了網絡環境,F將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典型案例1】漳縣網民“蘇某林”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大量已拆除的農村破舊房屋和脫貧前農村環境臟亂差的視頻,個別視頻配文“窮人的辛酸誰能理解”“一天不脫貧段子不能停”等不實言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漳縣縣委網信辦會同屬地鄉鎮人民政府對“蘇某林”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視頻,簽訂《網絡文明承諾書》。
【典型案例2】通渭縣網民“**武術”為博眼球、引流量,發布殘垣斷壁等不實視頻抹黑脫貧攻堅成果,造成不良輿論導向和社會影響。通渭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公安局、屬地鄉鎮人民政府對網民“**武術”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視頻,簽訂《規范網絡行為保證書》。
【典型案例3】岷縣網民“單親**”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時,以故意賣慘、肆意謾罵、發表涉政有害言論等方式博取不明真相網民的關注和支持,直播內容嚴重失實,對岷縣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岷縣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公安局對網民“單親**”處以行政拘留13日的行政處罰。
【典型案例4】臨洮縣網民“白某”“宋某”“龔某”等3人在某短視頻平臺編造傳播“椒山中學發生火災”的不實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臨洮縣委網信辦聯合縣公安局依法對“白某”“宋某”“龔某”等3名網民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信息。
【典型案例5】隴西縣網民“劉某某”為泄私憤,從互聯網上下載淫穢視頻,并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過程中多次展示,宣揚淫穢視頻中的女子為王某某,“劉某某”的行為已構成公然侮辱他人的違法事實。隴西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公安局對網民“劉某某”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處罰。
【典型案例6】漳縣網民“劉某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裝扮妖艷、言語粗俗相關視頻,引發網民反感和“地域黑”攻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漳縣縣委網信辦聯合縣公安局對網民“劉某某”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相關視頻,簽訂《網絡文明承諾書》。
【典型案例7】漳縣網民“鄒某有”因不滿當地交警部門依法對其無證駕駛機動車行為的處罰,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抹黑公安交警部門的短視頻,并在評論區與其他網民互動“帶節奏”,發布“漳縣亂不亂所長說了算”等抹黑城市形象的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漳縣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公安局對“鄒某有”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視頻,簽訂《網絡文明承諾書》。
【典型案例8】通渭縣網民“**大師”在直播中頻繁宣揚“八字改命”“風水轉運”等封建迷信內容,并通過網絡引流至線下為他人“算命”收取報酬。通渭縣委網信辦聯合縣公安局依法對網民“**大師”進行了約談訓誡。
【典型案例9】臨洮縣網民“幸福***”為吸引粉絲、博取流量,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臨洮縣出現假雞蛋”的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臨洮縣委網信辦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網民“幸福***”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信息。
特別提醒
▼
網信部門提醒廣大網民,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平臺及各類賬號要增強依法辦網上網的意識,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切實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歡迎廣大網民、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積極舉報網上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信息,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定西市委網信辦舉報方式
1.微信舉報:關注微信公眾號“今日定西”、“網信定西”,點擊菜單欄“網絡舉報”選項進行舉報;微信小程序搜索“定西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或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舉報;

2.電話舉報:0932-8314608;
3.郵箱舉報:swwxbwgk@163.com。
來源:今日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