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水腫”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尤其在很多血液病患者身上更為常見。水腫可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顏面部、腿部、腳踝、腳部、腹部等。水腫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其嚴重程度取決于潛在的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水腫原因和類型。

圖源:健康時報
心源性水腫——腳部
由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引起,通常首先出現在身體下垂部位(如腳踝和腳部),然后擴散到其他部位。不少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好發于中老年人。這些患者本身就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得病后因為貧血、貧血性心臟病、化療輸液過多等情況,造成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進而出現水腫。
腎源性水腫——面部
由腎臟疾病(如腎病綜合征)引起,通常首先出現在顏面部和眼瞼,然后擴散到其他部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如多發性骨髓瘤、腎淀粉樣變性等疾病均可能造成腎損害,進而出現液體潴留形成水腫。
肝源性水腫——腹部
由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引起,通常首先出現在腹部,然后擴散到其他部位。主要與低蛋白血癥及門靜脈高壓相關。疾病導致膠體滲透壓降低及循環障礙,出現以腹水為特征的可凹性體液潴留和水腫狀態。
營養不良性水腫——腳部
由營養不良(如白蛋白缺乏)引起,通常首先出現在腳踝和腳部,然后擴散到其他部位。腫瘤患者營養差、消耗大,可導致蛋白攝入不足。同時一些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腎淀粉樣變性,可導致尿蛋白增加,進而造成低蛋白血癥。
藥物性水腫——面部
由某些藥物(如避孕藥和抗抑郁藥)引起,通常表現為面部和眼瞼水腫。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可能需要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激素導致水鈉潴留,可以造成水腫。
水腫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病因復雜病情嚴重,有的則相對好處理一些。只有明確病因,施以針對性治療,才能更好地緩解水腫。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