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咕咕叫”,學術名是腸鳴音。它是由于腸胃內的氣體與液體的“碰撞”而產生的,一種斷斷續續的、咕咕嚕嚕的聲音。打個比方來說,就如同一個裝了半瓶水的瓶子,輕輕一搖就會有聲音出現一樣。
健康人的腸鳴音其實一直都有,但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內腸鳴音會出現4~5次,且聲音較和緩,很少會被旁人聽見(聽診器可聞)。
當人饑餓時,胃腸蠕動且缺乏食物,當胃腸內只有氣體和胃液時,“咕咕”聲會比較響,就會被人聽到,這種腸鳴音一般沒什么大礙。
異常聲音要注意
腸鳴音反映了腸道功能的正常與否,若腸鳴音超過每分鐘10次,或音調高亢(不借助聽診器也可聞及),則屬于腸鳴音亢進。若腸鳴音減少,甚至幾分鐘才能聽見1次,則是腸道功能減弱。
腸鳴音亢進
1
消化不良
排除饑餓的原因,偶爾出現單純性腸鳴音,不伴隨其他癥狀,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此時,胃腸道產氣過多,不能順利排出,就可能出現腸鳴。另外,還有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完牛奶后會出現肚子叫,甚至腹瀉的情況,此類人最好不要喝牛奶,選擇酸奶更安全。
2
吞入氣體
當人體吞入消化道的氣體過多時,腸鳴音也頻繁。如攝入碳酸飲料或產氣食物后,或是嚼食口香糖以及在風大的室外吃東西時,都可能會導致食入胃腸的空氣增多。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在排氣后好轉。
3
情緒緊張
緊張、焦慮等情緒刺激,也會導致腸蠕動加快,出現腸鳴音亢進的情況。
4
急性腸胃炎
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會達到每分鐘10次以上,但音調不會特別高,感覺肚子在不停地運動,可能預示著急性胃腸炎或消化道出血。急性腸胃炎還會在上腹部出現燒灼感疼痛,感覺惡心反胃、腹瀉腹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高燒、昏迷等癥狀。消化道出血則可能會伴隨嘔血和黑便的現象,若出血量過多,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等癥狀。
5
腸梗阻
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每分鐘可達10次以上,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叮當聲或金屬音,說明腸道排氣不暢,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急慢性腸梗阻容易在肚臍周圍出現腹痛,且痛感會不斷加重,另外,還會伴隨腹脹、惡心嘔吐、無法排氣或排便等癥狀。
6
腸癌
長期的腸鳴音亢進,伴其他消化道癥狀(如腹痛、排便異常等)可能是腸癌的前兆。
腸鳴音減弱
1
腸道蠕動慢
如果1分鐘只聽到一次腸鳴音甚至更少,提示腸道蠕動減慢。因為,腸道蠕動是在消化、吸收食物,把殘渣排出體外的過程。腸鳴音減慢、腸蠕動減慢,就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腸動力不足的癥狀。這種情況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多食用粗纖維的食物、多運動有助于增強腸蠕動,改善便秘。
2
急性腹膜炎
若持續3~5分鐘還未聽到腸鳴音,用手指輕叩或搔彈刺激腹部仍聽不到腸鳴音,稱腸鳴音消失,見于麻痹性腸梗阻或急性腹膜炎。腹膜炎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等癥,后期可能出現感染性休克。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
揉腹,還給腸道“好聲音”
一般腸鳴音出現異常時,其他消化系統的癥狀早已出現,積極就醫,治療相關疾病即可。但是對于消化不良導致的腸鳴音亢進以及胃腸蠕動減慢出現的腸鳴音消失,大家不妨用揉腹來調節脾胃的升降之氣。
方法
清晨醒來之際,在床上推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由心窩向下推到小腹,或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推揉肚子。有人一推就會打嗝放屁,表明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則會腹中水聲汩汩,推動時還有些疼痛,這是由于推動了腹中沉積多日的濁水所致。
可通過找到阻滯點或疼痛點,采用點揉方式,或以其為中心掌跟按揉,緩慢將它推散揉開,以防其日后生變或誘發更嚴重的疾病。按揉時力度要適中,不要太大,以避免傷及內臟。
注意
揉腹的按摩方向不同,效果也不同。一般來說,實證應順時針揉按,虛證則應逆時針揉按。比如舌苔發黃、較厚,同時伴有口臭、便秘等癥狀時,則為實證,應順時針按摩。
此外,如若嚴重及長期頑固性便秘,則還需要改善飲食、加強運動,甚至輔以適當的緩瀉藥物來系統地對其進行干預。
揉腹注意
1.揉腹時動作柔緩,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同時推揉前應排空膀胱。
2.不宜在過飽或者過饑、極度疲勞、精神緊張等狀態下進行。
3.妊娠期婦女禁止揉腹。若正值女子月經期則一般可輕揉,但要特別注意不可受涼。
4.患有腹內惡性腫瘤或是胃腸穿孔、內臟出血和腹膜炎等急腹癥病人,絕對禁止揉腹。
5.揉按時,出現腹內溫熱感、饑餓感,或者伴有腸鳴音、排氣等現象,屬于正常反應。不必過于擔心,仍可繼續進行。
來源:老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