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主播”指引嘗甜頭
于是加入交易群
2023年7月,在蘭州工作的陳女士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個所謂的“財經主播”在介紹股票知識,這讓喜歡炒股的她非常感興趣。在這名主播的指導下,她先后購買了兩只股票,并獲得了一點盈利,這讓她對這名主播產生了極大信任。于是,她又在主播的建議下,加入了一個期貨交易的群。
讓陳女士沒想到的是,當自己下載了軟件,并在所謂“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期貨交易的時候,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一賠再賠。

受害人陳女士表示:總共可能進去了八萬多,后面出來了一點,可能就虧了三萬多。
而在陳女士加入的微信群里,似乎只有她一個人在虧錢。種種可疑跡象,讓她開始懷疑平臺的真實性,最終選擇了向警方報案。
而和陳女士一樣選擇報警的受害人并不在少數。2023年,蘭州警方陸續接到大量與這個交易平臺相關的報案,損失從幾萬到上百萬不等。為此,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全面調查。專案組對工商、稅務、銀行等海量數據進行縝密分析,綜合運用大數據資源手段篩查過濾,并對交易平臺軟件溯源解析。通過調取后臺超過3200G的海量數據,一個由幕后金主、吸粉引流、技術支撐、資金結算等環節組成的職業化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據警方介紹,這個犯罪團伙在蘭州開設了一家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在沒有取得經營期貨業務資格的情況下,從一家信息技術公司購買了軟件,搭建了一個虛假的期貨交易平臺。為了讓這個假交易平臺更有迷惑性,他們還通過其他渠道購買了真實的期貨品種數據,并編寫了運算代碼對數據進行更改,從而形成了虛假期貨大盤數據K線圖和分時圖走勢。
引流團伙冒充導師
“水軍”負責互動點贊
搭建虛假期貨交易平臺只是詐騙活動的第一步。據警方介紹,在這起案件中,大部分受害人是平時從事股票、期貨投資的愛好者,并不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那么,詐騙團伙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讓投資者遭受巨額損失的呢?
警方介紹,為了吸引投資者進入虛假期貨交易平臺,這個詐騙團伙和一些網絡平臺推廣公司合作,讓一些所謂的“投資導師”在線分析股市和期貨市場走勢,團伙內部的“水軍”則在直播間內互動點贊,讓投資愛好者誤以為這些“導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好的投資平臺,并在“假導師”的指導下進入虛假期貨的交易群,這個過程也被稱為“吸粉引流”。
投資者進群以后,這些“假導師”就會忽悠投資者下載虛假期貨交易平臺,進行注冊投資,并在他們的誘導下購買各類虛假的期貨產品。
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張向陽介紹:受害人進來,先讓他少賺上一點點,少賺一點,投資者就會相互傳,這老師有多厲害,我們跟著老師做就能發財,就相信老師,最后就是小賺大賠。
很快,這些投資者的錢很快因為看起來正常的虧損,通過虛假期貨交易平臺進入了詐騙團伙的手里。為了讓騙錢的速度更快,詐騙分子還在交易平臺上設置了強制平倉線。強制平倉是期貨市場中的專業術語,觸發情形之一,就是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而且沒有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為了讓受害人在交易平臺上快速虧損,進而觸發強平線直接出局,詐騙團伙還使用了加20倍“杠桿”的方式。
張向陽表示:比如他這一萬塊錢,它撬動的是二十萬塊錢。因為它經不住幅度的波動,一旦稍微往下波動了2.5%,它可能是本金的一半,也就是五千塊錢就沒了,完了再把高額的手續費再一扣掉,他最終損失出局了。如果你再想進來,還要進行加倉。
高額的手續費同樣也是詐騙團伙快速“撈錢”的方式。據警方介紹,這個虛假期貨交易平臺雖然對外聲稱是“萬分之八”的手續費,但事實并非如此。在收取手續費時,同樣也要加“杠桿”。
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級警長王哲表示:手續費萬分之八,你進去一交易,它放大了二十倍,就是萬分之一百六,這是單向的;如果你要賣出的話還要交萬分之一百六的手續費,這樣一進一出,萬分之三百二就沒了。在沒有盈虧的前提下,320元就沒了。如果要造成虧損的話,那損失會更大。
多維度打擊
斬斷非法經營期貨鏈條
警方在調查中還了解到,除了假導師的惡意誘導、設置不公平的強制平倉線、收取高額手續費等方式,為了逼迫投資者快進快出、頻繁交易,這個虛假期貨交易平臺還會收取延期費,也就是說,哪怕投資者不去操作,每天還會收取萬分之一的費用。為了盡快打掉這個詐騙團伙,蘭州警方組織警力赴多地抓捕,目前已有上百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3年11月,蘭州警方組織300多名警力,組建9個抓捕組分別在蘭州、成都、洛陽、北京、上海、福州、長沙、南昌等地開展抓捕行動。搗毀網絡平臺犯罪窩點15處,現場查扣作案電腦、硬盤220個、手機700余部,凍結涉案資金6000余萬元,采取刑事強制措施96人,上網追逃6人。2023年12月4日,經公安部經偵局批準,這起案件成功發起全國集群戰役,全國警方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全方位、多維度開展打擊。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這個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他們甚至設立了專門的客服和投訴平臺,用各種方式掩蓋犯罪事實,而這也是許多受害者未能及時報案的主要原因。
目前,這起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警方提示,隨著國內對詐騙犯罪采取高壓打擊態勢,許多犯罪團伙開始轉向更具迷惑性、欺騙性的犯罪模式,以打法律“擦邊球”的形式誘騙受害者。因此,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正規的投資渠道進行理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