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中小學近期陸續開學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為“乙類乙管”
新學期孩子們的校園生活
將發生明顯變化
老師、同學們可以面對面交流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終于可以安排起來了
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等工作
校園內的防疫安全如何保障?
還沒“陽”過的孩子怎么辦?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部分教育機構
采訪了部分學校和相關專家
1
學生在學校還要佩戴口罩嗎?
返校是否需要核酸證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近期印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其中的
《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以下簡稱《指南》)
對校園疫情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
《指南》指出
根據實際需要和當地條件
中小學校和幼兒園
開展師生篩檢、輪檢、抽檢等
適宜的抗原或核酸檢測
師生出入校門不再提供核酸證明
《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提出
中小學生在校期間應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幼兒園幼兒在園期間不佩戴口罩
非疫情流行時
校外人員進校不再查驗核酸證明
疫情流行或嚴重時
學校可視情況查驗校外人員
核酸證明或抗原檢測結果
2月6日,在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參觀寒假課程成果展。新華社發(王培珂 攝)
2
還沒“陽”過的孩子能上學嗎?
《指南》指出
學校要組織工作力量
加強師生日常健康監測
提醒督促師生出現發熱、干咳
乏力、咽痛等癥狀時
不帶病到校工作或學習
開學返校前一周
學生居家每日開展測量體溫
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相關臨床癥狀觀察等健康自測
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
要檢測抗原或核酸
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
須如實報告學校
延遲返校
師生返校后連續7天開展健康監測
盡量減少聚集性活動
2月6日,重慶市南川區隆化一小,老師在迎接孩子們的到來。新華社發(羅川 攝)
3
沒“陽過”的孩子
上學后有感染風險嗎?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表示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臨時人群免疫保護
加上目前國際流行的病毒
和北京此輪流行的毒株有一定的交叉保護
近期至少三個月內
發生疫情流行的風險較小
北京佑安醫院
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
這波疫情中
體感上沒“陽過”可能存在很多情況
有的由于防護措施到位
確實沒“陽過”
有的感染后沒有出現癥狀
是無癥狀感染者
有的在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過
體內有抗體
而自己沒注意到
4
“陽過”的孩子
可以開展哪些體育活動?
北京教育學院
豐臺分院體育教研員張彤表示
寒假休息的時間較長
一些學生身體還在恢復期
剛開學不會安排高強度、劇烈的運動
中小學體育課宜多開展一些
低強度的活動
小學生可以開展一些游戲活動
通過一個月左右的適應
逐漸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再酌情增加體育教學內容
東城區廣渠門中學
學生運動中心主管馬珞說
老師也會注意觀察、監測孩子的
出汗程度、臉色、心率等
多安排運動中的間隔休息
希望學生們在體育課上不要有壓力
也請家長們放心
5
班級出現陽性的孩子怎么辦?
《指南》提出
中小學校以班級為單位
出現感染者后
學校在第一時間
向所在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
作出報告
由教育行政部門
會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
提出并實施防控措施
當感染者占比較大時
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
停止線下上課、實施線上教學
來源:新華社北京分社、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