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
近日,大連發布核酸檢測常態化措施,具體方案為:核酸檢測在每周二、周四、周六進行;周二對男性市民采樣檢測;周四對女性市民采樣檢測;周六均可采樣檢測。
青島
青島衛健委發布通告,自6月27日起,每周集中組織開展1輪核酸檢測,其中,周二對男性市民采樣檢測,周五對女性市民采樣檢測。
蘭州
近期,蘭州市開始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部分社區本周實行按周分男女檢測篩查。
為何這樣安排?
@大連發布 發文稱,主要考慮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傳播快,平均2-3天可能形成一代傳播。因此,安排不同人群分別在每周二四六分別檢測,更有利于從時間分布上排查風險做到早發現。
同時考慮家庭聚集形成社區傳播是重要的風險,把同一家庭成員分布在不同時間檢測,更有利于在家庭健康單元中及早發現潛在風險、有利于多點觸發機制發揮作用,提高檢測敏感性、時效性。
青島市防指辦核酸檢測工作組表示,男女分開檢測,主要是借鑒大連等相關城市的經驗做法,依據奧密克戎毒株傳播特點,將家庭和單位作為防控單元,男女分開檢測相當于每周對該防控單元進行2次健康監測,在同等人力、物力投入下,在滿足7天一輪檢測的目標的前提下,實現了篩查頻次的倍增,有利于盡早發現風險,節約成本、減少檢測機構的壓力,提高檢測的敏感性和時效性。另男女分開檢測可減少檢測日采樣人數,實現時間上的錯時錯峰,能夠減少市民排隊等候時間。
對于分男女、分時段的做法,有的網友表示,猛然一看覺得有點搞笑,仔細一想,其實有道理的:
@糯米飯團cc:常態化核酸檢測每人一周一次,男女分開來測,相當于個人一周只測了一次,但對于家庭來說,相當于一周測了兩次,既節省成本又減少檢測機構壓力,還能多點發現病毒,快速捕捉到感染者。
@傻了五百年:這個方法其實挺科學的,假設你只有不到50%人口的檢測能力,這樣能均勻地把人口一分為二。疫情有聚集性特點,這樣應該比打地鼠效果好。
@冷雪峰雪冷:一個家庭的組成必然有男有女,這樣做能避免過多的人扎堆,還能節約人力物力,我覺得挺好的。
@劇想世界:以男女區分,是默認群居家庭中大概率是有男有女。這種區分方法雖然不絕對,但相比按年齡區分、按區域區分更加科學,可行。
還有的網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升級方案:
@不得不起個名:第一周,男二女四;第二周,女一男三。這樣比較好,因為周四的結果當天出不來,接著又是周末,周一時檢測報告又過期了。
@劇想世界:這一做法,雖然效率且經濟,但依然難免掛一漏萬。是否可以在此基礎上,從大數據角度去改進呢?比如核酸碼,新增一個家庭核酸檢測情況?將健康綁定在一個家庭中。這樣老幼孕殘,這些行動不太方便、抵抗力差的人群,就可以免于下樓排隊做核酸了。
來源:每日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