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準掌握健康狀況。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屬地疫情防控要求。中小學校、幼兒園師生員工須提前7天返回居住地,教職員工須提前7天返崗,并開展連續7天健康監測。嚴格落實屬地對從境外、中高風險地區返校或其他特殊情況師生員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按屬地防疫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重點對在校服務工作的宿管、保潔、安保、餐飲、綠化、基建等人員要追溯分析判斷其個人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行動軌跡,安全后方可入校。
要充足儲備防疫物資。學校、幼兒園要根據師生員工數量,結合應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膠手套、非接觸式測溫設備等常用防疫物資儲備,儲備數量為不少于1個月使用量,并安排專人管理,確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與清潔。做好消毒劑使用培訓與記錄,注意物品有效期。在校(園)門口就近設置臨時等候區和健康觀察室,為入校(園)時出現疑似癥狀的人員提供臨時處置場所。
要整治校園衛生環境。學校、幼兒園要在開學前對校園室內外環境實施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開展預防性消毒。提前做好教室、實驗室、食堂、宿舍、浴室、開水房、運動音樂場館、圖書館、衛生室(保健室)、衛生間、建筑工地、垃圾場等重點場所徹底清潔和通風換氣,對校園內使用的空調通風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
要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學校、幼兒園在開學前要及時發布或轉發國內外疫情形勢和最新防控要求,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引導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不到中高風險地區,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師生員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員應主動向社區和學校(幼兒園)報備,積極配合落實健康管理規定。
要深入開展安全教育。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會同相關部門,以防溺水、防欺凌、防詐騙、防網絡沉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等為重點內容,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板報、櫥窗、廣播、網絡等線上線下宣傳陣地,多渠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普及校園安全常識,教授安全防護動作,增強廣大中小學生(幼兒)安全防范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要從嚴從細抓好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各地各校(園)要在屬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協同高效落實好“四方責任”,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行業主管責任,主動協調當地衛健、疾控等部門,組建專班,點對點指導學校(幼兒園)快速采取有力措施、及時解決問題隱患。學校(幼兒園)要靠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五版)》《甘肅省強化常態化核酸檢測及查驗的實施方案》要求,有序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體系和應急預案,強化監測預警,加強學校(幼兒園)重點場所疫情防控,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提升學校(幼兒園)服務保障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疫情處置能力等,全力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健康和校園安全穩定。
來源:甘肅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