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奧運會
將于2022年2月4日
立春當天開幕
與春天一同來到我們身邊
你對冰雪運動了解多少?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
帶來一些關(guān)于
冬奧會的“冷”知識~
為什么滑冰場的冰
曾經(jīng)是“牛奶刨冰”?
如果你在冰凍的水和牛奶上分別咬一口,就會發(fā)現(xiàn)冰塊硌牙。而奶塊因為油性大,會柔軟許多。
同樣的道理,在冰場上也適用,加奶之后的冰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冰刀對冰面的劃痕,減少冰場后期維護。因此在過去,人們往冰場的冰里加奶是常見操作。
△冬奧氣象100問丨為什么滑冰場的冰是牛奶刨冰?(央視頻號:5@體壇)
但隨著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
如今“牛奶刨冰”已經(jīng)過時,現(xiàn)代冰場早就應(yīng)用各種技術(shù)手段和添加物代替牛奶了。
為什么冬奧會怕暖冬?
冬天冷得讓人瑟瑟發(fā)抖,如果是暖冬,天氣不那么冷,那就太好了。
然而暖冬過高的氣溫會讓雪的表面融化,變得松軟,這對冬奧會比賽是很不利的——雪上項目的比賽選手不僅動作失誤率高,摔傷事故也會頻發(fā)。
此外,暖冬也會給造雪和儲雪帶來困難。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就熱出了新紀錄!
因此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組委會斥巨資在賽場附近修建儲雪設(shè)施,用一年時間囤積了45萬立方米的積雪,還購置了500臺造雪機,以應(yīng)對暖冬可能會帶來的雪荒。
冬奧會舉辦城市
是不是越冷越好?
看了上面的問題,有的小伙伴心中在想:既然暖冬不利于冬奧會的舉辦,那是不是越冷的城市,就越適合舉辦冬奧會呢?答案還真不是。
冬奧會舉辦地肯定不能太暖和,不過也真的不是越冷越好,因為溫度太低,既不利于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也容易導(dǎo)致凍傷。
△冬奧氣象100問丨為什么冬奧會舉辦城市不是越冷越好(央視頻號:5@體壇)
所以大多數(shù)冬奧會舉辦地都是在有雪,但不是特別寒冷的地方。國際奧委會要求冬奧會舉辦地的極限溫度不能低于-17℃,
想不到吧~
為什么滑雪比賽怕下雪?
在很多人的傳統(tǒng)印象中,舉辦冬奧會的地方,肯定要有很多雪。然而有一項冬奧會比賽項目卻怕下雪,那就是滑雪項目。
下雪時,賽道的雪溫和雪質(zhì)會發(fā)生改變。因此,運動員雪板打蠟的種類和多少都需要做好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
△冬奧氣象100問丨為什么滑雪比賽怕下雪?(央視頻號:5@體壇)
另外,降雪帶來的新增積雪會使賽道表面松軟,摩擦力增大,不利于選手發(fā)揮。降雪天氣下,室外能見度較低,會影響運動員和裁判的視線
,尤其對于高速滑行的運動員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為什么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
制冰更低碳?
雖然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但它破壞臭氧層潛能值是0,全球變暖潛能值為1。
△冬奧氣象100問丨為什么二氧化碳這個“溫室氣體”制冰更低碳?(央視頻號:5@體壇)
同質(zhì)量的人工制冷劑產(chǎn)生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的數(shù)千倍,
而且二氧化碳是天然物質(zhì),無需進行環(huán);厥眨由现悄芄芾硐到y(tǒng),將制冰散熱用于冰場功能維護,每年節(jié)省用電量相當于120萬棵樹的碳減排。
“冰狀雪”是什么?
是冰還是雪?
冰狀雪是滑雪項目鋪設(shè)賽道的專用雪。
自然雪的密度在0.05到0.15克每立方厘米,非常松軟。而冰狀雪的密度是自然雪的5到13倍,表面有一層薄的硬冰殼,是雪又似冰。
△冬奧氣象100問丨為什么有的雪叫“冰狀雪”?(央視頻號:5@體壇)
用冰狀雪鋪設(shè)的雪道表面保持著結(jié)晶狀態(tài),近似于冰面,能滿足國際標準對雪道厚度、硬度、密度、表面溫度、雪粒徑、含水量等的要求。
因此,冰狀雪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雪中貴族”。
來源:央視頻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