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視角下的湯加海底火山噴發瞬間。來源:NOAA
據外國媒體報道,新西蘭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海底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給努庫阿洛法北部海岸造成嚴重損失。新西蘭、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國也均發布了海嘯預警,我國也觀測到了氣壓的小幅波動。
一時之間,全球媒體紛紛報道,國內某些營銷號也迅速跟進發出2022年將是“無夏之年”的文章,這次火山真的會引起這么強的氣候效應么?專家分析認為,以目前湯加火山的爆發規模計算,如果后續不再發生更大規模噴發,暫時不會對全球氣溫造成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季風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火山能否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與火山爆發持續時間、造成經濟和人員損失、聲響大小等并不直接關聯,主要和火山爆發進入平流層的硫酸鹽量有關。
要對全球平均氣溫造成可觀測和識別的影響,火山噴發進入平流層的二氧化硫至少需數百萬噸以上。而根據歐空局全球大氣污染監測衛星的估算,本次湯加火山爆發大概有40萬噸二氧化硫進入平流層。總體而言,這一數值距離可以對全球氣候有所影響,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湯加火山的爆發指數約5級左右,且火山仍處于活躍狀態,還需進一步監測其活動情況。如果后續火山不再發生更大規模的爆發,則暫時不會影響到全球溫度,但后續是否會對熱帶海溫分布等問題產生影響,還需深入評估。
火山活動導致氣溫異常的最典型案例之一,是1815年4月的坦博拉火山爆發,其火山爆發指數達到7級,火山灰柱高達45公里,到達平流層高層。火山爆發指數每增加1級,噴發的體積就增大10倍。次年,歐美有記載的異常低溫天氣頻發,被稱為“無夏之年”,6月份的紐約郊區地面還是凍結狀態。寒冷導致了荒年,歐洲因饑荒造成超過20萬人死亡。
來源:綜合中科院之聲、新華網、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