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一
倡導就地過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疫情傳播風險較大。我們要在科學精準防疫上下更大功夫,確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節日。”另外,針對我國近期疫情傳播的特點,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也指出,“近期國內疫情仍然呈局部散發和規模性聚集并存特征”。
可見,我國疾控專家已對元旦、春節期間的疫情形勢予以初步判斷,并得出“傳播風險較大”的結論。而且,今年春節期間正值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防疫不容有任何閃失。因此,一些地區此前提倡就地過年并非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基于疫情傳播風險和防疫壓力持續增加做出的倡議性要求。相信隨著疫情防控的動態化調整,各地疫情防控部門也將基于疫情風險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政策。
焦點二
就地過年“一刀切”合理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建議根據不同風險等級的地區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要回家,回家途中要戴口罩,保持距離,主動接受體溫檢測等。所以原則上鼓勵就地過年。非必要出行的話,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全國不能“一刀切”,各地要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政策,要分類來考慮,一些重點地區,特別是一些重點人群還要嚴格執行現行的防控策略。一些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還是要倡導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如果其他人出行,要教育倡導做好相關防護,切實履行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
焦點三
如何應對兩節期間的出行風險?

元旦、春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加大。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要求:①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②學校錯峰安排春季學期開學返校;③自行舉辦5桌以上宴會須報備;④旅游景區等控制人員接待上限;⑤所有發熱病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
焦點四
如何查詢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打開微信、百度、支付寶
掃碼即可輕松查詢
↓↓↓

焦點五
如何讓防疫工作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雖然“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各級部門不應采取“一刀切”或“層層加碼”的方式簡單應對,而是應該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假日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積極協同聯動各方力量,不斷探索新思路、創新新方法,盡最大可能地把疫情防控工作執行得更加科學化和人性化,不僅能夠讓“回家過年”的群眾得到切實的安全保障和充分的理解尊重,也讓“就地過年”的群眾能夠“愿意留”“留得住”,竭盡全力將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暖心的保障服務。
在此,真真要向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們致敬,因為你們的砥礪前行,我們才能平安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