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沈陽市大東區的張女士遭遇冒充“公檢法”騙局。沈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反詐中心及時發現情況、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民警果斷采取“破門”措施,以“反詐小分隊副隊長”身份,硬剛“河北公安局偵查隊黃隊長”,避免了張女士18萬元的經濟損失。
11月27日下午1時許,沈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反詐中心接到一條冒充“公檢法”詐騙預警信息:本區居民張女士可能正在被詐騙。“我立刻撥打張女士的電話,但由于騙子經常誘導被害人將手機設置呼叫轉移,電話已無法接通,短信不回復,家屬也表示無法與她取得聯系。”大東分局反詐中心預警員曹智說。
隨后,二臺子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張女士家,但無論怎么敲門,她就是不開。“我們聽到屋中有說話的聲音,按照經驗,如果騙子意識到被警察發現,他們會加快詐騙進度,這就很危急了。”民警王俊鵬說。
民警一邊大喊“這是詐騙電話”,一邊在征得張女士家屬的同意后,按照反詐警情處置程序,讓鎖王破門。民警進入后,張女士正手持電話與人聯絡,還大聲哭訴:“你們進來干啥啊?你們先撤出去!人家河北公安局偵查隊的‘黃隊長’正幫我找證據。”
看到陷入騙局的張女士的情緒極其不穩定,王俊鵬馬上安撫她的情緒;“我是反詐小分隊副隊長,不要著急……”經過民警耐心解釋,張女士幡然醒悟:站在自己面前的是真警察。
據張女士講述,對方添加了她的QQ,發來了“警察證”和“刑事拘捕令”,要求她在“檢察院資金清查網頁”上填寫銀行賬號及密碼,以證明資金“清白”,馬上要轉賬時,被警方及時阻止。
民警提示,公檢法機關不存在所謂“安全賬戶”或“清查賬戶”,不會通過電話、網絡通知涉案人核查資金、下載app和提現轉賬。公檢法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證件或相關法律文書,更不會通過微信、QQ、傳真、郵寄等方式發送、展示相關法律文書和個人工作證件。
來源:新華視點
原文鏈接:再晚30秒,18萬元就沒了! 牢記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誕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