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氯喹
說到羥氯喹,需要先說氯喹。氯喹廣泛應用于抗瘧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兼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通過改變細胞內PH值,抑制依賴于酸堿度的病毒復制發揮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在抑制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和 HIV 等病毒復制中均有作用,此外氯喹還可有效阻斷 SARS-CoV 在細胞系中的感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推薦磷酸氯喹用于 COVID-19 患者的治療,并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對其使用方法進行了更新。
硫酸羥氯喹是在氯喹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羥基,與氯喹藥效相當而毒性較低,是目前對 COVID-19具有潛在療效的藥物之一。張旃等以“羥氯喹+基礎治療組”入組 20 例新冠肺炎患者,發現使用羥氯喹治療后,患者在 1-2 天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這一臨床試驗結果初步證實了羥氯喹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具有緩解癥狀、逆轉重癥化率、縮短病程的短期療效。陳軍博士等收集了30例普通型 COVID-19 確診患者進行了一項單中心、前瞻性、隨機和開放研究,發現普通型 COVID-19 患者使用羥氯喹后預后較好,但是以病毒轉陰率、重癥化率為主要終點的研究難以對藥物的療效進行比較,后續的研究需要確定更合適的人群和終點事件,并充分考慮樣本量等試驗的可行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顯示長期大量使用羥氯喹會出現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和潛在的心臟毒性。此外,羥氯喹適應癥為免疫系統疾病,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應充分考慮其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
盡管美國FDA于2020年3月29日發布緊急授權,允許羥氯喹用于治療COVID-19,但是,美國FDA、美國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WHO等權威機構均認為羥氯喹對新冠病毒的作用還有待深入研究,藥物有嚴重副作用的風險,不應當將其作為特效藥,不建議自行使用。4月10日,法國醫藥安全局也對服用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副作用發出警告,尤其要警惕羥氯喹對心臟的不良反應。因此,使用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需十分謹慎。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為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抑制依賴于核糖核酸(RNA)的定向蛋白質合成,從而阻礙細菌轉肽過程,達到抑菌作用。有研究顯示,阿奇霉素還有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能在一些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中作為輔助治療。因此,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或者同時存在多種革蘭陽性球菌、支原體、衣原體及嗜肺軍團菌等感染,阿奇霉素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和輔助治療作用。
還有研究顯示,阿奇霉素有體外抗病毒活性,可以抵抗SARS-CoV-2,但其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阿奇霉素可以改變核糖體或溶酶體的酸堿度,抑制依賴酸堿度的病毒復制有關。此機制與羥氯喹抗病毒機制相似,所以阿奇霉素與羥氯喹合用在抗病毒方面可能存在互補作用。但是,有待更多的研究來驗證。
硫酸鋅
鋅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和激活,對蛋白質、核酸合成、腸道蛋白的吸收和消化發揮重要生理功能。硫酸鋅主要用于鋅缺乏引起的各種疾病。早年有研究顯示,鋅離子具有體內外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HIV-1等的復制,而另有研究顯示氯喹可以促進鋅離子向細胞內的轉運,那么羥氯喹也極有可能存在相同作用。而阿奇霉素是否存在相似作用還有待研究。
所以當阿奇霉素、羥氯喹與硫酸鋅聯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可能存在聯合抗病毒作用。但是,這一作用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來證實。
2020年3月20日,法國科學家Didier在國際抗菌劑雜志發表論文,論證了羥氯喹、阿奇霉素聯合治療COVID-19的效果。但是4月3日,國際抗微生物生物化學協會稱由于羥氯喹和阿奇霉素治療新冠肺炎的非隨機臨床試驗結果沒有達到業界共識標準,撤銷相關論文。
總之,目前,新冠肺炎并沒有特效藥,羥氯喹、阿奇霉素與硫酸鋅聯合使用對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還有待更多大樣本、實驗設計科學合理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