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自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徐翠芹”,“做了18年的水產生意,只知道損人利己,做了很多對不起大眾的事情,我會在所賣的水產體肉添加毒素”,給黃鱔、螺螄、貝類、黑魚、龍蝦等水產品中添加避孕藥、尿素精等藥物。她還言之鑿鑿稱:“(藥物)在人體內慢慢積累會讓人生病。會慢慢地致癌,我不僅在殺害物命,也在間接殺人啊。”文章中還有一張“吃蝙蝠男子病危”圖片。
網傳文章截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核實發現,網傳“懺悔文”系多個謠言“攢”成的大合集,且于數年前就在網上流傳,與此次疫情并沒有直接聯系。
- 網傳“懺悔文”已是第三版
早在2016年,該文章就曾在網上流傳,作者是在寧波當地廟弄市場的經營戶“寧波余姚人徐翠芹”。當時,寧波當地媒體曾前往該市場調查,并找到了市場管理人員核實。據反饋,市場做水產生意的有70個攤位,但從沒聽說過叫“徐翠芹”的經營戶;微信上說的內容完全是故意歪曲,猜測有人想搞垮廟弄市場。至此,謠言暫時平息。
到了2017年5月下旬,網傳文章的作者又變成了“福州倉山水產商人鄭國強”,再一次在網上肆虐,除了作者以外,網傳文章的主要內容一字未改。
這一次,文章作者又成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而文中內容依舊沒有任何變動。
- 文內諸多觀點不可信
謠言1:避孕藥對于水產品有催肥作用,黃鱔、貝類都會“喂”避孕藥。
【真相】水產品肥大,與避孕藥沒關系。
事實上,水產品的瘦小或肥大取決于餌料是否充足、喂養時間是否足夠長。現在的黃鱔之所以變大,主要是因為飼料質量好、充足,少運動。當然,也無法否認,20多年前,黃鱔養殖技術不太成熟,有養殖戶病急亂投醫想到了投放避孕藥催長,引發社會關注。但時至今日,“避孕藥催肥黃鱔”已然是個謠言。
謠言2:大閘蟹里邊的黃,是用黃粉、米粥湯、尿素精,三樣和在一起,用注射器慢慢地從殼下面打進去。
【真相】給螃蟹注膠、注水,或者注射其他東西,都會造成螃蟹死亡。活蟹一旦變成死蟹,價格自然是一落千丈。商家不可能去給螃蟹注射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因為這樣只會得不償失。
謠言3:鯰魚是在臟水中養殖,吃糞便、垃圾長大。
【真相】雖然鯰魚是靠吃腐食為生,但如果讓鯰魚一直生活在各類致病菌污染(謠言說的牛糞和死禽)的水里,它也是會生病的,且很容易死。吃“腐食質”的水產品有很多,除了鯰魚,還有鰻魚、大閘蟹、小龍蝦等,只要飼養過程安全,就可以放心食用。
謠言4:做香辣龍蝦要添加大煙殼、紅色素、紅油、黃油,其實大煙殼就是毒品,吃了會讓人上癮。還會加另一種毒品香肉精。
【真相】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菜肴的賣相和口感,鋌而走險加入了一些被嚴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劑的做法確有發生。但把個案說成行業潛規則,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造謠手法。
對于網文中“吃蝙蝠男子病危”的圖片,記者通過“以圖搜圖”功能搜索發現,這張圖片在今年2月7日前后由自媒體發布。但自媒體推文中在暗示該男子因吃蝙蝠而病危時,又稱圖片來源為“網絡圖片”。圖片真實性無法進一步核實,網傳“懺悔文”硬是將圖片與“水產品交易內幕”勾連,以此來博取眼球的目的明顯。
截至發稿時,部分自媒體發布的“懺悔文”已被微信官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