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里,準確權威的疫情信息發布關系到社會公共秩序的穩定。但仍有極個別網民不顧社會大局和事實真相,通過網絡編造、傳播、散布疫情不實信息,在社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甚至引發恐慌。2月4日,山西省公安廳發布了依法打擊處理的10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謠言危害自不必說。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我們仍未跳出“大疫面前有大謠”的窠臼,還有少數人或出于愚昧無知,或出于心理扭曲,制造或傳播謠言。1月底,呂某先后在多個微信群內散布“在運城市空港北區××小區內,四個從武漢回來的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燒不敢去治,都死了”的信息,造成當地一定范圍群眾恐慌。
還有諸如“吃大蒜勝過殺病毒的口腔藥物”“吃香蕉會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香油滴鼻孔可阻斷傳染”等等。甚至還有人把疫情與妖魔鬼怪聯系起來,迷信與愚昧混淆視聽。尤其是,現在制造和傳播謠言者借助了網絡平臺和渠道,更加容易造成謠言擴散,所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自然也就更大。公眾在疫情面前難免會陷入焦慮和恐慌情緒,而相關謠言的傳播,會加劇焦慮和恐慌情緒,從而在現實生活中做出一些錯誤選擇,輕則帶來工作、生活上的困擾,重則導致經濟上的損失、健康或生命損害。
抗擊疫情要抵制謠言。對于公眾、網友來說,面對網絡上的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要仔細甄別,謹慎傳播,不要成為謠言傳播的工具;而對于公安機關來說,在疫情面前更要加大對制造和傳播謠言者的打擊力度,依法懲治懲戒當事人,也警示他人。
我們要有戰勝疫情的信心,更需要用科學戰勝謠言。由于缺乏科學防護知識,謠言大肆傳播。而科學,就是要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對于新型肺炎疫情的病因、傳染、患者的癥狀、治療、預后等待各個環節,我們都需要進行科學準確的知識宣傳和普及,比如普通民眾如何掌握預防知識和技能而不被傳染?隔離觀察者如何注意起居飲食?患者如何配合治療早日康復而不傳染別人?公眾場合如何做到有效預防?顯然,我們需要在諸多方面加大科學普及和宣傳力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家充分接觸各方面的不同信息,掌握并積累識別謠言的知識本事。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會議強調,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讓我們把疫情危機,轉變為傳播科學知識的時機,以科學知識戰勝愚昧,用事實真相抵制謠言。
來源:科技日報(王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