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一:5G信號會致癌?還會損害DNA?
近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可怕的頻率: 5G時代的潛在危險》等文章在網上熱傳,稱5G會導致心臟節律改變、基因表達改變,甚至會損害DNA、會致癌。

真相:
日前,工信部直屬中國通信產業權威媒體《人民郵電報》,通過微博發布《5G時代,我們要擔心射頻輻射嗎?》一文,對“5G信號會致癌”的說法進行辟謠。
所謂的“5G信號輻射”,屬于射頻電磁輻射。射頻電磁輻射安全嗎?文章解釋,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訂了“國際電磁場計劃”,以調查人體長期暴露在極低頻電場和磁場中是否會危害健康,我國也曾加入其中。最終該項目于2008年發布了評估結果與建議: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證據,證明接觸射頻場強度低于造成組織發熱的限值,會產生不良健康后果。射頻輻射的能量只能輕微移動或振動分子中的原子,而不足以電離它,比X光射線和伽馬射線等高能輻射安全得多。這證明,射頻輻射不會通過破壞DNA而導致癌癥。
那么,5G毫米波又安全嗎?文章解釋,5G的占用頻段包含sub-6G和毫米波頻段兩種,其中sub-6G頻段的熱效應已經被研究得很透徹了,如果滿足國家標準,不會對健康產生由熱效應帶來的影響。利用毫米波(mmWave)頻譜提高數據傳輸速度是5G技術的一個最大突破之一。有人擔心,毫米波這種高頻率的頻譜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有一些不利影響。不過,基于現行標準的研究表明,目前不需要過分擔心熱效應的影響。根據專業機構的言論和目前的研究,沒有證據表明5G毫米波對健康有重大威脅,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下定論,還有更多的研究要做。
傳言二:“蘋果園視頻”是5G技術首次出現在微信上?
網上流傳著一段“5G蘋果園”的視頻,隨同視頻流傳的文字消息稱:“在觀看這段視頻時,閉上一只眼睛,睜開另一只眼睛,你可以感到自己在蘋果園里,你可以觸摸蘋果。這是5G技術,第一次在微信出現,你有幸先睹為快。”

網傳視頻截圖
真相:
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通視頻,和5G無關。5G網絡,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特點是數據傳輸速度極快,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一部超高畫質電影甚至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因此,一段固定播放的視頻和5G并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
解放日報記者就此視頻采訪了星橙量子視頻制作公司的監制竺楨淞,他分析:“這個視頻只是在拍攝時候用了大光圈鏡頭,把背景和背后的場景虛化了,造成這種視覺錯覺,其實并沒太多技術含量;拍攝的時候只要稍微好一點的鏡頭就可以實現,部分搭載多個攝像頭的手機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傳言三:“傳統建筑群5G視頻”讓你如同穿越時空?
最近,一段3D效果的傳統建筑群視頻在網上流傳。電子顯示屏上不斷出現各種傳統建筑,如同參觀者自己漫步于其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錯覺。視頻配文稱:“上面是5G視頻,請點開看看,感覺如身臨其境,像坐飛機一樣穿越空間和時間,美妙極了!難怪美國人要封殺我們的先進科技,這樣人和軍事基地真的會沒有任何隱私了……”

傳言截圖
真相: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這段網傳視頻實為安徽黃山城市展覽館的裸眼3D展覽視頻,和5G沒什么關系。據黃山城市展覽館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他們把黃山市的一些旅游景點,通過3D建模的形式串起來,制作了這段立體視頻。據介紹,這段視頻能達到裸眼3D的效果,讓觀眾感覺身臨其境。
此外,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多條打著5G旗號的視頻,其實都屬于生拉硬扯,強行“蹭熱點”。
傳言四:中國移動已經推出5G套餐?
前段時間有網傳消息稱,中國移動推出中國首個5G套餐,還貼出了套餐資費表格。↓

真相:
其實這張圖是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的一個“靚號活動”。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隨后發布聲明對網傳說法進行辟謠稱:目前該公司未開展5G預商用或商用,未推出5G相關資費,198888活動是公司推出的靚號活動,218/248元兩檔套餐(首年合約優惠價158/198元)為198888號段的專享資費;公司將在工信部發放5G牌照后,統一部署推進5G商用工作。

“@浙江移動10086”辟謠
(宋慧編輯整理 由鄭子愚協助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