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2日,文化部下發了《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的通知。這是繼今年文化部整治網絡直播平臺、通報違規案例、明確監管的底線和紅線,以現場隨機抽取的方式對網游市場進行執法檢查,下發《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整治網絡生態重拳之后的又一項有力舉措。《辦法》將于明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網絡表演經營單位需申請“許可證”
網絡表演是網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4月,文化部在通報網絡直播違規案例的同時,就已明確表示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擬出臺加強網絡表演管理的政策。而此次出臺的《辦法》,以現場進行的文藝表演活動為主要內容,涵蓋了通過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實時傳播或者以音視頻形式上載傳播而形成的互聯網文化產品。網絡游戲技法展示或解說的內容,通過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實時傳播或者以音視頻形式上載傳播的經營活動,也將參照《辦法》進行管理。
《辦法》規定,從事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當根據《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向省級文化行政部門申請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的經營范圍應當明確包括網絡表演。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當在其網站主頁的顯著位置標明“許可證”編號。
網絡表演者應實名注冊 表演方式有嚴格要求
《辦法》中明確規定,網絡表演中不得含有表演方式恐怖、殘忍、暴力、低俗,摧殘表演者身心健康,以及利用人體缺陷,或者以展示人體變異等方式招徠用戶的內容。此外,偷拍偷錄和虐待動物的表演方式也是被明令禁止的。值得一提的是,《辦法》中規定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當要求表演者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采取面談、錄制通話視頻等有效方式進行核實,將改變目前對表演者監管混亂的局面。
《辦法》規定,網絡表演經營單位為外國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表演者開通表演頻道并向公眾提供網絡表演產品的,應當于開通網絡表演頻道前向文化部提出申請。未經批準,不得為境外表演者開通表演頻道。為境內表演者開通表演頻道的,應當于表演者開展表演活動之日起10日內,將表演頻道信息向文化部備案。
網絡表演經營單位要進行實時監管
《辦法》規定,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內部巡查監督管理制度,對網絡表演進行實時監管;應當記錄全部網絡表演視頻資料并妥善保存,資料保存時間不得少于60日,并在有關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應當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發現本單位所提供的網絡表演含有違法違規內容時,應當立即停止提供服務,保存有關記錄,并立即報告;應當建立健全舉報系統,設置“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網站鏈接按鈕。
此外,網絡表演經營單位要在其網站主頁及表演者表演頻道頁面的顯著位置,設置“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網站鏈接按鈕。文化部也將建立統一的網絡表演警示名單、黑名單等信用監管制度,并組織實施全國網絡表演市場隨機抽查工作。而縣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也將根據查處情況實施警示名單和黑名單等信用管理制度,及時公布查處結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文/本報記者 郭佳 供圖/視覺中國
網絡表演不得含有以下內容
(一)含有《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的禁止內容的;
(二)表演方式恐怖、殘忍、暴力、低俗,摧殘表演者身心健康的;
(三)利用人體缺陷或者以展示人體變異等方式招徠用戶的;
(四)以偷拍偷錄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五)以虐待動物等方式進行表演的;
(六)使用未取得文化行政部門內容審查批準文號或備案編號的網絡游戲產品,進行網絡游戲技法展示或解說的。
發現
文化部新規出臺 部分網站已經公示“許可證”
本次公布的《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要求,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向省級文化行政部門申請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的經營范圍應當明確包括網絡表演。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在多個大型網絡直播平臺上,都已經將省級文化部門所批準的文化行政許可證進行公示,例如斗魚拿到了“鄂網文[2015]1925-037 號”許可證,KK直播拿到了“浙網文[2016]0157-057號”許可證,熊貓直播拿到了“滬網文[2015]0826-226號”許可證。不過,在花椒、來瘋等網站的首頁,并未擺放有網絡文化視聽許可證。
廣電新規出臺 網絡直播平臺頻改名
事實上,該“管理辦法”并非針對網絡直播的第一次規范。
今年9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應具有相應資質,直播平臺和個人都必須獲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同時要求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
在此次《通知》發布后,原先名為“斗魚TV”的直播平臺立刻改名為“斗魚”,熊貓TV也改名為“熊貓”,不過其網址還是www.panda.tv。
同時,截至2016年5月31日,廣電總局共發放了588張許可證,這些持證機構包括了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網站等。而許多直播平臺與其他視聽網站共用一張《許可證》,比如映客直播就與A8音樂網共用“深圳市華動飛天網絡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視聽節目許可證。
網信辦新規 直播平臺實名認證并不難
今年11月,國家網信辦頒發《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新聞類直播平臺的資質做出了要求;同時實行“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對互聯網直播用戶進行基于移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對互聯網直播發布者進行基于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的認證登記。
目前,在任意一個大的直播平臺開通主播賬號,都必須進行實名身份認證。事實上,這一規定執行起來難度并不大,因為直播平臺都有分成,主播必須綁定銀行卡才可以提現,因此,后臺實名認證對于直播平臺來說較為隨意,進一步綁定手機號碼即可。
文/本報記者 溫婧
調查
政策不斷收緊 網絡直播平臺如何“演”下去
此次《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出臺后,各個直播平臺對此反應平淡。幾個直播平臺的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一定會根據國家的規定規范化管理,會針對《辦法》中的規定一一具體落實;不過,也有一些人士表示日漸正規、繁瑣的規范,勢必會帶來網絡直播的一次洗牌,一些小的直播平臺越來越難干了。
中小直播平臺將死?
直播平臺越來越火,有統計稱,目前網絡直播平臺約為70家,有以游戲內容為主的直播平臺,如斗魚、戰旗、熊貓;有以秀場表演為主的直播平臺,如花椒、9158、KK;還有一些其他APP中嵌入直播模式為主的直播平臺,如陌陌直播、微博直播、人人網直播等。
不論直播內容如何,直播平臺都將受到上述國內政策監管。業內人士表示,在多項新規的嚴格執行下,網絡直播的內容將會越來越規范。不過,中小直播平臺將會很難過,一些未取得相應資質的平臺恐將倒閉。
為獲許可證 企業想盡轍
目前網絡平臺所需要的幾個資格證中,文化部要求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比較容易取得,身份認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也屬于基礎要求,其中比較難獲得的是廣電總局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這張許可證要求注冊單位必須是“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企業單位申辦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注冊資本應在1000萬元以上”,僅這一項要求,就將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平臺逐出局了。
不過,一些直播企業為了獲得這張許可證也是想盡了辦法,除了前文介紹過的映客和A8音樂網共用一張視聽節目許可證之外,戰旗直播使用的是投資方浙報集團的視聽節目許可證,還有的直播平臺通過收購有牌照的私企來獲得牌照。此外,未能取得牌照的直播平臺就只能關門大吉了。
行業不斷招入新主播
除了平臺之外,對主播的要求也日漸嚴格。在直播平臺剛剛興起時,時有不雅事件發生,后來文化部前后兩次共查處了45家直播平臺,解約嚴重違規網絡表演者1502人,處理違規網絡表演者16881人。并且在“規范”中提到,主播在直播平臺實名登記,一旦上了直播黑名單,就被永遠剝奪了直播的權利,這對于主播是極具震撼力的威懾。
近一年來,違規直播事件越來越少,這也提醒主播,想要獲得人氣和觀眾,必須提升直播質量,而不是想著通過違規直播的低成本處罰換取人氣的迅速聚集。這一規定也使得主播和平臺之間的競爭更加公平,新的主播被鼓勵進入該行業,一直播平臺甚至打出了“每天2000個新主播”的宣傳語。一名主播表示,“之前每每對朋友提起自己是做主播的,朋友都會把我往不好的方向聯想,認為主播與不雅內容有著必然關系;現在政策收緊,主播也都不敢搏出位,整個直播間的氛圍好了,大家也都知道主播是靠才藝的。”
文/本報記者 溫婧
人物
網絡表演者“搬磚小偉”:我不害怕管理
“搬磚小偉”是石神偉給自己起的“網名”。名字源于他的本職工作——一名普通的工地搬磚工。他每天要搬3000到5000塊磚。“很‘屌絲’吧,我本來也就是一個‘屌絲’。”搬磚小偉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
石神偉走紅有些意外。原本他只是在一家手機短視頻平臺上傳了自己在工地光著膀子做倒立俯臥撐的視頻,沒想到這個視頻被平臺推廣,并迅速“火”了起來。之前,他在這個平臺上只有2000個粉絲,而且是以健身愛好者為主,而這回播放量很快就達到了數萬次。
現在石神偉已經有了137萬粉絲,他做一次健身的直播可以拿到1000元到2000元人民幣。也正是憑著練就的一身肌肉,他還參與了多家電視臺綜藝節目的拍攝。
小偉覺得自己做的內容陽光,充滿了正能量。
“健身視頻很容易漲粉嗎?”北青報記者問。
“其實不容易,很難。”小偉說他的漲粉速度無法與一些人相比。在他所說的這些人里,包括了諸如暴露各種怪相的大媽、各種奇葩搞怪的小伙兒,甚至包括利用自己異樣身體的殘障人士。他舉例說,平臺上有一位殘障人,就靠自己的“怪相”已經擁有了500萬粉絲。
“其實,血腥的、色情的,平臺管理得很嚴,一發現就會被刪,甚至除名。”小偉說,“但是對于利用身體缺陷什么的,平臺就很少管理了。”
小偉說實名注冊的自己并不害怕越來越嚴的管理,反正也沒有做低俗的或者出格的事情,像文化部這個管理辦法中所列舉的不合規表演,自己一項也沒有。
“我做不來這種。只是想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做吧。”小偉說自己也沒打算完全靠視頻表演掙錢,“我還會做我的工人,該健身健身,該搬磚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