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騰”芯片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安全可靠軟硬件聯合技術攻關基地”取得的科研成果之一。作為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中國電子致力于加強自主網絡安全系統研發,通過“換道超車”追趕國際競爭對手,封“后門”堵“漏洞”,在看不見硝煙的網絡安全戰場,打造了一支精干的網絡安全“國家隊”。
我國通用計算機目前基本使用的是國外的芯片和操作系統,網絡“本質安全”存在極大的“后門”隱患。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芮曉武告訴記者:“CPU作為核心技術,是確保網絡安全最重要的‘命門’,只有實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才能實現本質安全,擺脫受制于人”。
據了解,網絡安全的風險主要來自人為設置的“后門”和不可避免的“漏洞”。“‘后門’是在芯片、操作系統等軟硬件領域,使用者不可見的代碼。在對方有需要時,就會通過‘后門’潛入,導致系統宕機、資料被竊取,如入無人之境。”中國電子安全可靠軟硬件聯合攻關基地副主任符興斌介紹說。
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中國電子2011年起啟動實施的“信息安全系統工程”,采取“超前布局、聯合創新、軍民融合、系統推進”的推進策略,全面開展“本質安全”“過程安全”“工控安全”建設,服務于我國重要行業、重點部門的關鍵領域。
CPU芯片是計算機的核心,而通用計算芯片市場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中國電子采取“換道超車”的策略,不是跟在國外廠商后面一點點去追,而是換一種思路方法,其自主研發的飛騰FT-1500A4核、16核CPU以及FT-200064核CPU三款芯片產品,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不僅是CPU芯片,中國電子在操作系統等關鍵領域也取得諸多突破。芯片方面,SDN、網絡可視化技術全球領先,躋身全球僅有的三個提供萬兆和千兆交換芯片廠商行列;存儲方面,研發全球首款量產的DDR4內存緩沖控制器芯片,全球市場占有率達50%;操作系統方面,中標麒麟操作系統成為國產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除了封“后門”解決“本質安全”問題,中國電子還以聚合式安全服務平臺和主動防御技術堵“漏洞”。例如,針對計算機“免疫力差”的問題,中國電子自主研發“白細胞”主動防御免疫3.0平臺,為計算機建立“免疫系統”,使其能夠自我防護、主動免疫。
經過5年的自主創新和研發,中國電子已初步建成“可發現、可防范、可替代”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防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