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雙11”就要來了,對于網購人們非常熟悉,在網購商品時,經常會參考信用等級或用戶對商戶的評價,信用等級高、好評多的商家無疑會聚齊更高的人氣。“炒信”就是利用網絡虛擬交易炒作信用。換個說法,刷單大家會更熟悉一些。
發改委財經司副司長李聚合要求各企業在加強監控監測的基礎上,加強記錄“炒信”行為信息,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共享。各企業自覺接受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有關部門的指導,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將“炒信”行為信息提交有關部門進行分析。此外,反“炒信”信用共享機制是一個開放的機制,凡是接受和認同的機構都可以申請參加。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介紹,與線下交易活動相比,電子商務開放度更高,隨機性更強,監管難度大。如果政府不能做好引導,監管不到位,就會讓電子商務深陷誠信危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此外李聚合也表示,監管部門主要依據已經簽署或即將簽署的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在法律法規范圍內,依據各自職責對“炒信”黑名單嚴重違法違規者進行相應懲戒,這并不是為企業背書,而是通過制度供給給市場主體創造出更好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