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南寧賓陽警方公布一批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大部分使用170/171號段作案。賓陽縣公安局局長謝文介紹:“去年至今,99%以上流入到賓陽縣的170、171號段,都是用于詐騙。”
謝文表示,犯罪分子作案成本很低,只需要一間房,一臺電腦,一張網卡,一張銀行卡,一個操盤手就能實施。
5月9日,犯罪嫌疑人羅某用100張170手機卡,通過2臺群發器不斷向家長發送了2萬條所謂學生成績單虛假信息。當他正等待客戶落入圈套時,被警方抓獲。
羅某介紹,他主要發送“校訊通”信息,通知家長查看孩子的成績單,如果家長按收到的網址點擊下載,手機就被植入木馬,一旦這個木馬被激活,羅某便可獲取手機綁定的銀行卡開戶信息及余額,進而通過其他操作盜取賬戶內存款。羅某承認,自己從事短信詐騙不到一個月時間,得手一筆,入賬4000元,另外還用盜取的銀行卡信息網購了少量衣服等。
像羅某這樣利用電信網絡進行詐騙并不是個案。從年初到5月中旬,南寧警方共搗毀電信網絡犯罪窩點27個,抓獲此類犯罪嫌疑人279名,繳獲作案電腦146臺以及無線上網設備、銀行卡、手機卡等作案工具一批。
警方表示,170/171號段之所以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有其特殊性。此號段是虛擬運營商的專屬號段,獲牌企業可以租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基于自身品牌的通信服務。
南寧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十大隊副大隊長鄧克定介紹,170/171號段電話卡可以直接從網上購買,這些卡上有開戶信息,但這些信息并不是用卡人本人,屬于“偽實名”。
謝文說,虛擬號段用于大量的作案,這是電信詐騙的新動向,而且電話卡網上流轉、買賣這些特點,使得犯罪成本較低、隱蔽性較強。
目前,江蘇、廣東、福建、浙江、湖南、陜西等地,均發生過涉及170/171號段的電信詐騙。一些電商表示,170號段歸屬地有江蘇、安徽、廣東等地,甚至部分還能自由選擇號碼歸屬地。
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170、171號段手機卡,大量用粗體字標示“0月租、可收發驗證碼”的促銷信息跳了出來。在一家號稱全網最低價的網店,客服向記者介紹了幾種卡,分別為可進行語音通話的170號段號碼、可收發信息的130、131號段號碼。客服還特別強調,用他們的移動短信卡,不需實名,且可以注冊淘寶、微信,每張價格為18-38元不等。
記者咨詢開卡實名問題,一位客服表示,他們的卡是以公司名義實名的,另一位客服則表示,記者買下的卡是已經激活的,直接使用就行。記者注意到,盡管也有些電商要求實名注冊,但實際上流于形式,他們并未認真核實這些身份信息是否與持卡本人相符。
業內人士劉先生接受電話采訪時透露,個別虛擬運營商為了“圈地”,默認代理商不斷降低資費,沒有真正執行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