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電商的選擇
網購電商平臺繁多,消費者在網購時要盡量選擇大型、成熟的網絡購物平臺及信譽度較高的賣家,并在購物前多關注網店的信譽級別和其他消費者的交易評價。另外,由于利益的驅動,許多不法分子搭建山寨網絡購物平臺、虛假交易,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在購物的過程中還要仔細查看商家的網址是否為官方網址、支付時是否通過正規的支付渠道,否則應引起警惕。
注意商品的選擇
在購買商品時,要進行詳細了解、比較,不要被低價迷惑而盲目下單。要注意貨比三家,除比較價格外,還可以查看商家信譽、商品描述、商品評價等綜合信息。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有關電商商品質量監測通報等信息,并借助一些比價工具對各大網站的商品進行對比,注意查看商品的技術參數和相關說明以及商品評價,避免購買到不合格商品。特別是對于降價、甩賣、清倉、最低價等優惠打折的商品更要認真辨別、仔細對比,核實優惠折扣的真實性,避免被虛假打折行為所蒙騙。
注意付款的方式
消費在選擇好心儀的商品后,應堅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時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不要與賣家私下約定其他交易方式,不要輕信、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理由及要求。同時,不要輕信商家的貨到付款宣傳,最好能電話聯系是否可以“先驗貨后付款”。面對不法商家直接打銀行卡、微信紅包支付貨款要求要果斷拒絕。
注意證據的保留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不要忘了索要購買發票或收據,還應對網上商家的宣傳、活動、聊天記錄、訂單詳情提前做好截屏保留好證據,以防在購買商品后,一些不良商家私自取消訂單、更改活動規則、承諾的與交付的商品不符等情況,導致損害個人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網購中遇到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賣家以及快遞公司協商處理。若協商未果,消費者應及時撥打12315向賣家或交易平臺所在地工商部門或消費者組織投訴,及時維護自己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