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分論壇之“十三五規劃和全球治理優化——全方位打造利益共同體,謀求共同和平發展”專題討論舉行。中國國家互聯網辦公室主任魯煒、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出席并發言。
魯煒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網絡空間治理情況。他表示,網絡空間治理的關鍵是正確處理好自由與秩序的關系,不能只選擇自由或者秩序,而是既要自由又要秩序,不能偏頗。
魯煒對論壇“讀懂中國”的主題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讀懂中國和讓中國讀懂世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既需要世界讀懂中國,也需要中國讀懂世界,只有中國讀懂世界,世界才能讀懂中國。讀懂世界首先要堅持改革開放,中國今天的所有成就與改革開放帶來的活力密切相關。
錢克明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和治理體制面臨的形勢以及中國在此形勢下的應對之策。他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和治理體制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世界經濟呈現低增長、大調整的大格局;二是經濟全球化呈現區域一個輪子快、一個輪子慢的態勢,區域貿易安排發展較快,WTO機制發展較慢;三是原有的全球經貿治理體制活力不足,新的議題層出不窮。
錢克明指出,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為“十三五”期間的中國發展確定了基本基調,中國將堅持多邊區域比翼雙飛,在全球經貿規則重構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將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在國際規則制定中貢獻中國的智慧方案,促進國際規則朝公平方向發展;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為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李干杰在發言中表示,十二五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改善了環境質量,組織編制或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計劃、土壤環境保護計劃,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中國堅持源頭預防的原則,為區域生產力的布局提供支持;中國加強生態保護,推進農村的環境整治,建成了2729個各級自然保護區,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4.8%,超過了12%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國還健全法規制度,開展宣傳教育,環保立法、執法有明顯進展。
“治理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未來中國將從8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李干杰提出,一是理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堅持預防為主;二是編制環保的十三五規劃,做好頂層設計;三是打好治理大氣、土壤、水資源的三大戰役;四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國家生態安全;五是強化環保法制建設,塑造守法新常態;六是深化環保領域的改革,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七是推動綠色消費革命,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八是深化環保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做好環保國際公約的履約工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等中外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記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