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市值雙豐收 企業規模實現突破性增長
2011-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的五年。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傳統行業全面互聯網化,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市值規模來看,“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以巨大的熱情登陸資本市場,并登上全球企業市值排行榜,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成功躋身全球市值千億美元企業陣營,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國上市,創下美國最大IPO的紀錄,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演繹了中國互聯網“超級企業”的財富神話。據工信部副部長尚冰在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開幕論壇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6月底,92家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的市值規模突破5.1萬億。
從用戶規模來看,“十二五”期間,由于移動互聯網興起和快速發展,各大互聯網企業用戶規模出現爆發性增長,坐擁數億用戶的互聯網企業迅速增加。阿里集團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活躍買家數量達到3.67億,騰訊2011年1月推出微信,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5.49億,已覆蓋國內90%以上的智能手機。百度移動搜索活躍用戶已達6.29億。
加速業務國際化布局 企業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
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批中國互聯網企業加快國際化步伐。進行全球化的業務布局,給全球投資者和用戶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十強中,中國本土公司占四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而在全球互聯網公司前三十強中,中國互聯網公司達到12家,占比40%。
五年前,中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面向國際的產品遇到重重阻力,成功占領國外市場的情況鮮有發生。而今天,這種情況有了質的改變,中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游戲和移動互聯網工具類產品,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以獵豹移動的產品為例,截止2015年6月30日,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4.94億,其中71%來自海外市場。海外用戶數多于國內用戶數,獵豹移動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業務全球化的突出代表。此外,GO桌面、UC瀏覽器等,也是國外市場上倍受歡迎的移動端產品。
反哺社會發展 互聯網企業服務延伸社會各角落
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獲得成功后,加快參與到社會建設上來。尤其是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之后,參與建設公共服務互聯網化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首選。
互聯網企業加快和地方政府聯動,推動公共服務的建設工作。據報道,截止2015年7月8日,騰訊已與包括四川在內的8個省份以及31個城市(包括成都等),就城市創新與IT服務升級等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集團也發布了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除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百度公司也在今年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利用百度的搜索、地圖等資源,打造特色的“智慧城市”服務場景,為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依托移動互聯網將“人”與“公共服務”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全面連接,不僅大幅提升了社會整體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也為社會公眾更便捷地獲取公共服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十二五”期間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濃墨重彩的五年,伴隨移動互聯網和創新的大潮,中國互聯網企業乘勢前進,獲得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有力推動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緊抓機遇,迎接挑戰,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互聯網企業將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楊倩)

從網絡世界參與者到網絡秩序構建者——回眸“十二五”我國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經典場景
從枕水江南的千年古鎮烏鎮到邕江之畔的古城南寧,從“翡翠之城”西雅圖到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羅……回眸我國“十二五”時期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成果,一個個不可磨滅的經典場景躍入腦海。這些場景記錄了中國從網絡世界參與者到網絡秩序構建者邁進的一步步腳印,記錄了中國在互聯網治理國際舞臺上的主動與積極、膽識與魄力,以及為構建互聯網強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記錄了世界正被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豐碩成果和巨大潛力嵌入鮮明“中國印記”的全過程。
從CNNIC數據看“十二五”互聯網規模發展壯大
“十二五”期間,隨著互聯網整體環境的健康發展、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普及率穩步提升,網站數量穩定增長,互聯網進一步向更廣泛的群體滲透。下面中國網信網從CNNIC部分數據入手,帶您領略“十二五”期間互聯網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