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欺詐及反欺詐”成為熱門話題,互聯網金融也是亂象叢生,網民一不小心就會墜入危險的陷阱,如何在“互聯網+”的時代中,獲得安全的互聯網生活逐漸成為眾多網民及投資人最關注的問題,筆者“金路投“給廣大的網民提幾點建議。
“網絡欺詐方式“多種多樣,目前總結起來有兩種主要形式,即:”網絡技術欺詐“、”虛構、隱瞞事實欺詐“。網絡技術欺詐又稱“網絡釣魚“,主要以:a發送帶有虛假信息電子郵件引誘用戶中圈套;b建立假冒網站騙取用戶賬號密碼實施盜竊;c利用“木馬”和“黑客”技術竊取用戶信息。這類欺詐成本低,行騙的過程一般不需要“人工“,通常在后門無聲無息的進行,形式簡單,速度快,而且跨地區,一旦上當追查起來十分困難。虛構、隱瞞事實欺詐,主要以:人工交流的形式,以虛構、夸大、隱瞞事實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這種欺詐往往是大張旗鼓的開始,形式豐富多彩,緩慢進行,騙局一旦揭露,行騙者會馬上逃遁的無影無蹤。
對于以上這兩類欺詐行為,筆者“金路投“認為要從“源頭“找問題,才能很好地規避風險。
第一,對于目前網絡域名注冊流程簡單,準入門檻較低,釣魚平臺泛濫等情況,需要及時遏制,并建立“互聯網金融平臺認證體系”。“通過第三方電子認證機構對平臺及其內容,實施身份驗證。
第二,廣大網民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增強自我識別意識。a“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b確保自己的電腦防火墻、防毒軟體隨時更新,以防止各類病毒或木馬侵入。c在線進行大額度交易前,認真識別網址的真實性,不去陌生的網站。
近日“金路投”也與中國電子商務安全協會(簡稱CECA)達成共識,“金路投“平臺的所有用戶將享有國內最高級別“國家級安全鎖”。平臺嚴格按照標準經過150項該安全協會認證,并在該機構建立了安全聯盟信譽檔案。除此之外,在支付通道上選擇了“連連”、“匯潮”為支付專用通道,保障投資資金的安全。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不僅切實為投資人的網上投融資交易安全提供保障,更對規范市場運作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金路投”的孫永剛總監坦言,作為在互聯網金融熱潮下成長起來的“金路投交易平臺”,其致力于面向個人投資者提供安全、透明、便捷、高收益的投資服務。
最后,筆者“金路投”建議投資者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選擇投資產品時。首先,要盡量選擇背景強大正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其次,投資者自身還應具備一定的互聯網金融相關知識,在選擇投資產品時務必適時調整心態,所選擇的產品收益要適度,防止過度風險。最后,“金路投”希望與每一位投資人共同攜手創建安全有序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實現互聯網金融產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