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市地震局副局長郭玉貴做客網談直播室,就近期熱傳的“山東可能會發生7級地震”的消息進行辟謠,稱青島市行政區域不具備近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條件。地震預報只有省級以上的人民政府才具有發布權。
近日,一條“地震專家預言山東可能會發生7級地震”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閱讀量超10萬。對此,市地震局副局長郭玉貴表示:“青島市行政區域不具備近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條件。我們掌握的近期地震活動、資料觀測無明顯征兆異常。所謂地震云等有關現象本身與地震發生無直接關系。目前,我國實行地震預報統一發布制度,只有省級以上的人民政府才具有發布權;超過目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確’的所謂地震預報意見為地震謠傳。”
“青島市周邊發育有郯廬強震帶、燕山渤海強震帶和南黃海強震帶。”郭玉貴說,本市的地震危險主要來自于這三條強震帶,其中一條發生地震,青島地區就會受到影響。比如,1668年郯城發生8.5級地震,對本市有較大影響,燕山渤海強震帶和南黃海強震帶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今年山東及周邊地區以發生2.0級及以上地震21次,發生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半島地區的乳山等地,最大為5月22日文登—乳山近海4.6級。今年青島行政區域內還未發生可定位地震。
有網友也提問,青島是否會發生海嘯?對此,郭玉貴介紹了海嘯所需要的條件,一是震源條件。震源斷層垂直差異運動越大可能產生地震,相對錯動速度越大、面積越大,海嘯也越大。二是震源區水深條件。深水區比淺水區易于產生海嘯。破壞性海嘯其震源水深一般約200米,災難性海嘯的震源區海嘯在千米以上。三是震級和震源深度條件。震級大于6.5級、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內可產生破壞性海嘯;震級在7.5級以上、震源深度在40公里以內可產生災難性海嘯。“青島沿海不具備以上條件,發生海嘯可能性很小。歷史上沒有發生過大海嘯或大地震。”郭玉貴說。
想了解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市民可登錄“青島市防震減災信息網”(dzj.qingdao.gov.cn),或者免費到青島市防震減災教育科普基地參觀學習,本市現有青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青島海麗應急安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基地、黃島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